4萬億投資利好環保 污水處理廠怎么建?
4萬億元投資將大大拉動內需,污水處理能力建設將憑借此次機遇得到快速發展。
中央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出臺了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其中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此次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對于環境保護特別是污水處理而言,無疑是個重大利好消息,但以前在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相關專家和企業對如何用好新一輪的環境投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政府投資應起到拉動社會資本投資環境產業的作用,避免對社會資本產生擠出效應。對于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由于城市污水管網投資浩大、資本沉淀性強、建設周期長,社會資本一般是難以介入的,需要由政府來投資。而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全可以市場化,采取BOT、TOT等形式。實際上,近年來“政府建網、企業建廠、市場化運營”模式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成為我國城市環境建設的基本模式。
二、鑒于縣城和中小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過于分散、規模小、運營成本高的特點,為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建議地方以縣級行政區域或小流域為單元,將分散的小型污水垃圾處理項目統一打捆后進行市場招標,以保證投標企業能夠實行規?;\營,降低運營成本;或在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委托社會企業進行專業化運營。
三、鑒于中小城鎮居民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水平較低,收費政策難以一步到位,建議由各級財政來承擔污水垃圾運營費用,東部地區可由省市兩級財政承擔,中西部地區則需要中央政府給予補貼。
四、鑒于縣城及中小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廠規模小、過于分散的特點,建議在處理工藝選擇上不應攀比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本地特點、成本較低、簡單實用的處理工藝。
五、為保證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使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建議加大對雨污分流工程建設的投資,實現雨水和污水分流,建設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應統一規劃,做到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運營。對排入城鎮污水管網的工業廢水要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對超標排放嚴厲處罰,并確定有關政府部門嚴格進行監管。
六、建議明確污泥處理的責任主體,構建污泥處理的政策支撐體系,將污泥無害化處理納入地方節能減排考核體系,從體制上杜絕二次污染。征收污水處理費中應包含污泥處置費用,或由政府財政予以補貼,使污泥處置實現市場化運營。